单是有的。
这会子有喜月和欢儿陪着说话,心情倒比平时轻快许多。
可见人还是喜欢热闹的。
宋常贵见她们三个处的好,很是欣慰,闺女一向沉默寡言,最近脸上的笑意多了些。
他看着心里也高兴。
快要过中秋时,村里人收起稻子。
在农人心中,秋收可比过节重要多了。
一大清早用过早饭,宋常贵给娘四个每人一个竹笠,虽是秋天,晌午的太阳仍会很猛。
这边才装着打禾桶上板车,赵春兰拿着镰刀上门来。
笑吟吟道:“宋叔,我来帮着一起收。”
宋常贵道了谢,又拿一个竹笠给她,这才一家子齐去地里。
赵春兰小声与杜巧娘说:“宋叔还挺细心。”
一句话让杜巧娘脸上热起来。
他人确实细心,各种细微处都做的好,家里每个人的感受都照顾到。
相处是越来越自在。
越来越舒适。
一行人走在地头,就有人调笑:“往年是你们父女两个,成个亲一下子人多起来。”
又有人笑道:“还都是娘子军。”
“娘子军咋啦?地里活少做了?也能顶半边天。”
说话的是秋菊,笑呵呵同杜巧娘和赵春兰打招呼:“仔细着点,别割到手。”
一到地里,各自忙起来,宋腊梅看着不显,做农活却是一把好手,割起稻子手脚那叫一个麻利。
欢儿是做惯的,跟着割起来。
赵春兰虽是嫁去镇上,农忙时也会帮娘家干活,手上也不生疏。
只有杜巧娘和喜月,动作笨拙,让宋常贵看着胆颤心惊:“你们别割到腿上。”
第 21 章 中秋秋收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